心靈資糧

行者之路_2

禪學文獻未來展望

文/宗麟法師

壹、前  言   

由慈光禪學研究所、中華禪淨學會主辦的第三屆(2001年∕民國90年)「兩岸禪學研討會」又圓滿落幕,本屆研討會不論場地設備、服務品質、論文特色、文章觸角 等,都有可圈點的好處,筆者將與會回響爬梳於下,先從論文舉要切入,依此省思建構時代的因素,而展望禪學文獻的未來,發抒芻蕘之見!


貳、論文舉要

    先列舉論文的兩大要點,分別陳述論題方向與文章特質。

一、論題方向

    因為「中國大乘佛法崇尚圓頓,而現代知識分子則亟求修道的次第性」 ,一來澄清次第的價值意義與本質,二則再次詮釋與解析圓頓教法,使圓頓與次第得收融合與相輔成的效應 。所以,論題方向鎖定頓漸融合,提供吾人行修新視野。主辦者對中國佛教與時代脈動的敏銳覺性及關懷,將助益大乘佛法的實用性。

二、文章特質

  至於文章內容大體可歸納為兩大特質:

1.探索思想源流 —

有從宗派法門間論究思想淵源與流變,如:許德存先生的〈大圓滿法及其與禪宗的關係〉;有直趣宗師本懷,提揭思想根據與後續影響,如:龔雋教授的〈從道生的頓悟學說分析早期禪的圓頓與次第觀念的由來〉。這類文章試圖尋找法門修行或思想理念的本末。

2.解析修道教證 —

有從一經論探賾修道的理論(教)與實務(證),如:惠空法師的〈《摩訶止觀》的道次第思想〉等;有在一宗派上梳理頓漸關係,如:筆者的〈唯識觀行頓漸論〉等。這類作品試圖釐清並融合圓頓與次第。
整體而言,作者雖各有關懷或專長,卻多回應了議題「圓頓與次第」,充分表現出掌握問題的能力。

    雖然論文寫作規則的水平參差,確實是本屆研討會有待成長的部分。但是,如果從生命關懷與研究創見的角度來評量,仍有值得參考的可讀性,是應該被重視的。

參、時代省思

從施設議題、完成論文、進行議程到議會落幕,可整合時代脈動的三大因素:
一.師友環境 —

凡夫多受父母、師長、同儕、民情 等人文環境耳濡目染影響,若非覺性極強、善根極深,難以避免「如入鮑魚之肆、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香臭的正負效應!可見,創造優質環境,對個人、團體冥顯利益極大。

二.福慧善根 —

個人面對社會人事物時,取捨抉擇的理念與依據,及資源、機會的多寡與成敗,表徵福慧善根的淺深豐薄。要遠離迷思、阻絕錯誤(慧),想隨心滿願、所作皆辦(福),只有強化福慧善根,才能具足一切功德了!

三.業感推移 —

個人福慧善根與外在師友環境,都是行為招感而成,彼此間交絡勾鎖,輾轉連綿,使內因(個人福慧善根)、外緣(師友環境)的關係微妙而難以想像!由此可知,時代的問題立足於個人,反映於環境。從個人福慧善根入手調練,便有扭轉師友環境、推進莊嚴共業的可能!

肆、未來展望

《金剛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 ,佛法既為救濟一切眾生苦難而開發演說,如何使圓頓的大乘佛法具體明確地落實在現代生活中,達到「滅度一切眾生」(即「令一切眾生都成佛」)的真利益,筆者略述三個方法,獻曝諸方!

一.教證雙美,堅固善根 —

如前所說,個人是環境的基點,而「有能受持及正說者,佛正教法便住世間;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證法便住世間。」所以,個人若能深入正教法中,檢閱大乘禪法的修行理論並依教正修實證,透過1.解讀、2.講說、3.寫作、4.發表的訓練後,必定有堅固福慧善根與久住教證正法的近功遠益!而由此呈展的禪學文獻,將更具有生命內涵與導航明燈的功能!

二.佛法思辯,躋身學界 —

古德評鑑佛弟子是否為龍象?或由印可禪證實悟(證)、或因欽讚義解圓通(教)、或從仰尊戒德莊嚴(戒)、或以推戴為法忘軀(悲智)等,都一一緊扣佛法本質 — 教證所攝的戒定慧三學與悲智雙運。而恭讀古德論著,除了對宇宙萬象剖析之深透細膩與廣大遼闊、思惟辯證之通俗達真與窮情究理,仍然不離教證法體與雙運悲智的本懷。但是,處在升學領導教育、文憑領先德行的時代,知識學問成了社會地位的「護身符」、品行操守變為倫理道德的「緊箍咒」。佛教生存於世間,佛弟子來自於社會,若對佛法與解脫沒有足夠的覺知,很容易受世間價值的影響,例如:論證邏輯大量吸收學術規範、世俗眼光評點佛教人才等。
    筆者認為:佛弟子要保持優良傳統並導正當代迷情,必須在「教證住世」自覺,從三藏典籍整理出佛法的思辯論證方法,確實以「三寶至上,梵行核驗」創造佳作、檢證佳作、培養龍象、審核龍象,使佛教文獻精銳透達的思辯方式受學術界認同並採用,讓世人的思惟理則更精確銳利、透徹明達,這也是佛教貢獻世間的方法之一!

三.師弟相承,建立制度 —

中國有「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的殷鑑,又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圭臬。因此,正法住世除了借重個人善根在師弟間相續傳承,更需要明文立法,建構團體的規矩制度。例如:編輯通識教育、專修教育各五年的教育學程。
1.通識教育屬普及教育,分科為禪、教二門:
1).禪門 —
為法門禪修。從經論萃取能具體實作、止觀運心的純正禪法,作為團體的法門傳承與大眾的法門修行,既可避免苦無法門、盲修瞎練、禪法混雜,又可收「安心立命」的效益。
2).教門 —
是教理義解。可細分二科:三學教理、佛法制度,在大乘佛法中擇取中心理念,做為大眾修行、處事的依據。

2.專修教育是進階訓練,分有四門:
1).法門實證
2).教理義解 是通識教育的延伸與再深入,可培養實證與教理師資,也是禪學文獻的作者來源。
3).領眾行政為領導、職事的專業知能培訓。
4).弘化佈教專責通俗接引。
這樣,既能「禪教相資」,將教理義解與法門禪修融入生活作息,依教修禪,由義解確立正見;以禪契教,從行證串習善根。又能照顧學佛次第與提昇團體水準,同時也為群眾開發了學佛管道。建立制度可說是雕鑿養成人才與永續住持三寶的必要準則。總之,經由理念的宣導、制度的保護,再加上執行貫徹,不但個人能抉擇世事、師友能依法策進、團體能道風清純,更可貴的是:彼此推移出的清淨安和共業,是救濟世間、滅度一切眾生的勝妙莊嚴力量!

伍、結  語

佛弟子智慧的泉源在佛法、在實證,佛法如大地沃土、佛弟子如地上植物,植物必須根植於沃土,才能強韌有力、生生不息;反之,斷根、離土的植物,很快便枯萎、死亡。佛弟子若能老實沈著地深入三藏(教),並運用在生活中(證),自能開發幽深覺慧,正確反省、檢擇世間並善導世間,凡有著書立說,都能使「世間佛法化」,而不是邯鄲學步、捨本逐末地令「佛法世俗化」!
筆者深刻感受:一生乃至盡未來際所有學佛的努力,只為「習性」兩字,能養成依法思擇、精勤修道的好習性,不僅今生受用無窮,更受益生生世世!



1《2001年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 論文集》序文
2 同註1
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T.8/235 P.751a10f.
4《俱舍論‧分別定品》:「世尊正法體有二種:一教、二證。教謂契經、調伏、對法;證謂三乘菩提分法。有能受持及正說者……」T.29/1558-29 P.152b3f.
 
刊於:《佛藏》第24期,民國91年4月1日,pp.68~71。

 


網站地圖 |

2008 Yuan Kuang Buddhist College. 圓光佛學院.

地址:32053 桃園市中壢區聖德路一段888巷11號(學院部)

Address: No.11,Lane 888 Sec.1,Sheng-de Road,Chungli ,Taoyuan City,Taiwan R.O.C.

電話 Tel.:(03)4256169、0910396735 傳真Fax.:(03)4254045

32053 桃園市中壢區月眉里五鄰圓光一路228號(校本部) 電話:03-4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