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資糧

行者之路_3

四無量心的修學

    四無量心的修學  /見宗法師
一、
前言
二、「四無量心」的特質
三、「四無量心」與「三三昧」的關係
四、「四無量心」的菩薩精神
五、「四無量心」與菩薩淨土
六、結論


一、前言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法,在早期的經論學說中,一開始似乎有被認為僅屬世間禪的看法 ,然深入探索《阿含》教典,四無量心與三解脫門相結合,可達解脫的重要關鍵其實是被重視的 。
另外,在西元一、二世紀左右,大乘《般若經》空義的闡揚,以及龍樹菩薩適時將《阿含》緣起教義與般若畢竟空之思想相融合,菩薩為成就無上正等菩提,大慈大悲的實踐精神,「四無量心」可說一躍而成大乘菩薩所必修之根本法門,並以邁向成佛途徑之首要地位而被肯定 。
其次,觀察早期所出現的大乘典籍,菩薩為實際饒益一切有情,實現佛國淨土的思想,不斷在大乘經典中繽紛燦爛湧現,深入了解經中所敍述,乃與菩薩修學「四無量心」的「慈」與「悲」有著密切關係,以致形成後來大乘菩薩至善至美的淨土思想,這些都與菩薩的慈心、悲心、喜心、捨心有著重要淵源。
本文對四無量心的修學內涵,擬想依循上述所談脈絡,略述四無量心在解脫道與菩提道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以及龍樹菩薩在大乘菩薩道中給予四無量心什麼樣的評價?並且在大乘佛法中菩薩為成就淨土廣利群生的大悲思潮,四無量心又佔有什麼樣的地位?希望在這當中借由經典探索四無量心的修持方法,能掌握菩薩如何緣無量眾生入慈心觀,為自利與利他之德學圓滿最高悲智,能有一正確思想依據和了解。


二、「四無量心」的特質

「四無量心」,慈(梵語maitra-citta)、悲(梵語karunya-citta)、喜(asanna-citta)、捨(梵語upeksa-citta)四種為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所生起的四種心。或入慈、悲、喜、捨四種禪觀,又稱「四梵行」、「四等心」「無量心解脫」、「無量心三昧」等。此四種心最初可說起於人類良善情感意識之活動,然佛教所說四無量心,非僅立足於人類良善情感,而是欲透過純善的心性,將情感提升淨化與空慧結合,更進一層把我們人類具有的悲智給圓滿揭露出來。因對一般人而言,慈與悲不免有所限量,唯有透過空慧的認知深入體會緣起無我、無我所,了知自他平等真理,深觀眾生之苦,無盡的悲心能自然從心中生起時,所緣眾生才能無限無量。以下略舉經論所說此四種心的主要特質:

無量心

出處

《增一阿含》<安般品>(T2P.581c)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當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當除盡。當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當行護心,已行護心,所有憍慢悉當除盡。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T27P.420b)慈無量,以無瞋善根為自性,對治瞋故。……授與饒益是慈相。悲無量,以不害為自性,對治害。……除去衰損是悲相。喜無量,以欣為自性。……慶慰得捨是喜相。捨無量,以無貪善根為自性,對治貪故。……忘懷平等是捨相。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T6P.794c)入慈無量具足住,於諸有情起拔苦想作意。入悲無量具足住,於諸有情起慶喜想作意。入喜無量具足住,於諸有情起離苦樂平等想作意。入捨無量具足住,是菩薩摩訶薩於諸色中起厭麁想作意。
《大智度論》(T25P.208c)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 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修喜心,為除不悅樂故。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愛憎故。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觀四無量心品〉(T15P.674b~c)慈心者,應當繫念緣苦眾生,……或遇重病,或見在於刀山劍樹火車爐炭,一切苦事見已悲泣欲拔其苦。悲者,見眾受苦,如箭入心,如破眼目,心極悲苦遍體雨血欲拔彼苦。喜者,見諸眾生安隱受樂,心生歡喜如己無異。行捨法者,是諸眾生無來去相從心想生。

從經論記載可以看出,四無量心由小乘至大乘之間,所進行的修學已有所不同,但主要是以對治眾生貪、瞋、害、嫉、憍慢等煩惱。如慈心的成就,是打破自他分別之想,令瞋心煩惱不再活動。悲心的成就,能具有忍辱偉大胸襟,於一切眾生不起計害之想。喜心的成就,能遠離嫉妒等不善法,隨喜一切善法功德,此一高尚品德,在大小乘佛法中是相當受重視的修行法門之一。捨心的成就,若達最高究竟之捨,是無我、無我所,與空慧相應,盡除貪、瞋、憍慢等心,如此才能真正行一切捨,護念一切眾生,成就無量心三昩。


三、「四無量心」與「三三昧」的關係

印度民族在未有佛教之前,以婆羅門教為主流思想中,即特重四無量心的修持,然成就的目的多是為求生「梵天」。今佛教所談四無量心雖承襲自婆羅門教,但重點除架構在此一人天善法之外,主要是以出離心、斷煩惱、證解脫為重要前提。如在《增一阿含》教典記載,行者修學四無量心即蘊含著斷煩惱、證解脫的濃厚意味。
若有行慈心,亦無放逸行,諸結漸漸薄,轉見於道跡,以能行此慈,當生梵天上,速疾得滅度,永至無為處,不殺無害心,亦無勝負意,行慈普一切,終無怨恨心 。
修四無量心能生梵天,亦能速疾得滅度入於無為處,經中說明必須要能「轉見道跡」。所謂「道跡」就是行者要能依智更增上起修,如原始佛典所說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都是修行者欲入聖法之聖道跡。因此,修學四無量心欲向無為解脫,欲斷除貪、瞋、害等根本煩惱,重要關鍵在與聖道法相結合。四無量心向來為四禪所攝,若修無量心成就四禪殊勝定境,由此定必須再增上轉進慧觀,雖說四禪功德殊勝為佛所讚嘆,但畢竟四禪還是停留於色界有漏禪的範疇內,佛弟子欲朝向真正解脫,還須依智增上起修才能真正轉入解脫聖道之流。《雜阿含經》云:

若比丘修習慈心,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習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慈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

比丘心能與慈俱,轉進修念覺分,所謂念覺分,是三十七道品中七菩提分行法之一,是依智決擇真理,令心恆常正念正知,覺知身、受、心、法,不淨、苦、無常、無我等,由念覺知輔助慈心,達無欲滅盡煩惱而向於捨。此中所說的捨,除相應四禪捨念清淨之外,更高之捨能達無我、無我所,由捨與覺智相應而起,心住於平等正直寂靜狀態,心向於解脫、向於涅槃,成就大果大福利,簡別了小果小功德則無須置疑。
另外在《雜阿含經》中舉出,四無量心與空、無相、無願三三昧,其實有著同義異名三昧之味。

尊者那伽達多告質多羅長者,有無量心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云何?長者,此法為種種義故種種名,為一義有種種名。……
須臾思惟已,語尊者那伽達多,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有法一義種種味 。

無量心三昧也稱無相心三昧或空心三昧,名雖不同實種種義種種味。所以印順導師在《性空學探源》一書,既有依此經對無量心三昧提出他的看法:

在《雜阿含》五六七經中,質多羅長者答那伽達多所問,除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外,又加一無量心三昧。後代說四無量心定,純是世俗的,不能體驗真理;但此經所說的無量,與三三昧也有同義,同以無煩惱來建立(有煩惱是有相、有量、有所有;無煩惱是無相、無量、無所有)。特在空三昧上加遣常恆性不可得空。同在離煩惱證真理上說明,與後代所說的三解脫門同緣實相的意義相同 。

由上舉證顯然看出,印順導師也認為,早期四無量心修觀方法已融入了無我、無我所的空觀思想,所緣無量與空三昧相應,知一切眾生空無所有,知世間一切亦空無所有,因而無相、無願,由此捨離煩惱成就空慧,才是《阿含經》無量心三昧解脫道的主要意涵。


四、「四無量心」的菩薩精神

前面談到,四無量心與三三昧禪法成就,能止息瞋、害、嫉妒等煩惱的生起,斷一切煩惱得入寂靜涅槃。而在大乘經典中談到,菩薩依於空慧,住四無量心,具足六波羅蜜不墮聲聞、辟支佛地,趣向一乘成佛的重要修學觀念,在大乘經論中處處可見。首先談到《大智度論》<無量義品>中有人問:

四禪中已有四無量心乃至十一切處,今何以故別說 。

龍樹菩薩對此一問題,在論中特別說明,雖四禪中皆有四無量心,但法若不別說名字,則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寶物,不開出則一般人無法了知。所謂「慈」《大智度論》分別說明有三:
慈有三種:一者眾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 。

一者眾生緣慈,乃觀十方五道眾生,同以一慈心視如父母、兄弟、姊妹、知識等,為常求好事欲令每位眾生能得利益安穩,此屬凡夫或未斷煩惱有學行者所修的有漏禪。二者法緣慈,是進一步觀眾生從和合因緣相續而生,但因眾生不知世間一切法空,常一心欲求得安樂,諸菩薩聖眾為隨順眾生令隨意得樂之禪法,所以此慈心觀還是停留在世間法中。三者無緣慈,是諸佛大悲大慈之體用,因佛知世間一切諸法皆不實顛倒虛誑,故佛心常住畢竟空,但教化眾生了知諸法實相,以無所得為方便,為令眾生得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得究竟一乘禪。在這三種慈心觀法中,龍樹菩薩著重無緣大慈的闡揚。《大智度論》中又提出:

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 。

無緣慈者,唯十方諸佛所有,因佛心常住般若畢竟空,不住有相無相、不住有為無為性中,如《大般涅槃經》所說,無緣一法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但住般若畢竟空義,方顯無緣大慈究竟實相義。有位日本學者中村元在《慈悲》一書中談到:「絶對慈悲没有對象 。」絶對的慈悲沒有任何親疏對象可言。這完全是掌握一切法平等性的功夫,才能對法界每一類眾生,散發出的慈悲無須任何理由、條件及代價,只因空性正見了然於心,所緣慈心無須特別作意,能無所緣、無所不緣,無限無量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能真實顯現。
如此所說,諸法畢竟空寂,一切眾生亦是空,於此不免令人產生懷疑,一切眾生既然是空,但是現實人間眾生的苦為何又是那麼真實迫切,觀空菩薩於中又如何實踐四無量心?對此一問題龍樹菩薩在論中回答:

菩薩行般若時,得諸法平等忍;得平等忍故,雖行空、亦能生四無量心。四無量心中,大悲是大乘之本,見眾生就於死法,如囚受戮。諸菩薩能生六波羅蜜等,乃至一切種智,是故諸菩薩能生大悲 。

大悲是大乘的根本,菩薩由此悲心能生六波羅蜜,能成一切種智。其中透過般若實智,所觀一切法畢竟空,此空不是什麼都没有,而是明白宇宙萬法的平等性,內心自能生起一切萬法平等想,乃至不忍眾生長夜墮落生死輪迴受苦,而心生大悲救護之心。這一問題在論中<釋大慈大悲品>,龍樹菩薩有更詳盡的說明:

以般若波羅蜜知諸法實相,以大悲心愍念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染著世間虛誑法,受種種身苦、心苦,是更受大悲名故,不名修行。方便者,具足般若波羅蜜故,知諸法空;大悲心故,憐愍眾生;於是二法,以方便力不生染著。雖知諸法空;方便力故,亦不捨眾生;雖不捨眾生,亦知諸法實空。若於是二事等,即得入菩薩位 。

在大乘佛法中,唯有智慧與慈悲的結合,才能真正引度眾生離苦得樂。佛教以一切法皆因待緣而生故言空,然在五蘊和合緣起法中,有緣起和合相續的假我存在,以此假名為眾生,受著業果生死輪迴之苦。菩薩能以空慧修四無量心,以大悲愍念一切眾生,在現實中將一切眾生看成是自己最密切、最親近之人,給於方便救度,而不生染著想。經中提示,我們必須清楚知道,若菩薩修學四無量心,不能通達般若空慧,未能了知諸法實相,即使修學四無量心,也不過屬世間的仁愛善法,依然不免掉落在世間情感的染著泥沼中,依然遭受身心輪迴痛苦。唯有大乘行者,依大悲大智的方便力,知一切法空,亦不捨眾生,才能成辦菩薩菩提事業。
所以大乘菩薩行者,要在無量劫中廣修悲智,具足六波羅蜜,終日度生而實無一眾生可度。亦不墮聲聞、辟支佛地,這不是一件容易辦到手的事。論中談到:

於一切眾生中,慈、悲、喜、捨心遍滿足。爾時,菩薩摩訶薩住四無量心,具足六波羅蜜,不取漏盡證;學一切種智,入空、無相、無作解脫門;是時菩薩不隨一切諸相,亦不證無相三昧;以不證無相三昧故,不墮聲聞辟支佛地 。

大乘菩薩的修學,以成佛為最高目標,依空住四無量心中,才有可能將慈心、悲心、喜心、捨心遍滿十方界,進一步修學布施等六波羅蜜,而不以自我斷煩惱得解脫為主要思想。菩薩重在日常生活中真實的去面對受苦眾生,為實踐自利與利他德行下功夫,而不取證涅槃。以致有無大悲心的問題,形成後來大乘不共聲聞、辟支佛二乘思想的特質。所以四無量心與六波羅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布施度無極者……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賢成度,護濟眾生,跨天踰地,潤弘河海 。

 菩薩大悲入世的精神,欲在人間完成六波羅蜜,四無量心與六波羅蜜是相輔相成的重要課題。一般來說,菩薩發心修行,在漫長無量阿僧衹劫中,想圓滿六波羅蜜,實踐利他偉大胸襟背後,一定要有大悲心做為長遠的精神支柱,所行六度萬法才能「跨天喻地、潤弘河海」。如《大般涅槃經》也談到,唯有四無量心能實際幫助菩薩增長圓滿具足六波羅蜜,其餘諸法則不一定能輔助 。可見大悲心是一切大乘修行者,成就善法功德智慧泉源。龍樹菩薩亦不斷在論中讚嘆大悲的功德,認為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出生般若波羅蜜之母,是十方諸佛之母,菩薩因有大悲心的緣故,能成就般若波羅蜜,因般若波羅蜜故得成作佛 。這樣讚頌大悲心的可貴,四無量心在此一推動下,無疑受到菩薩行者相當大的肯定與重視,所以有無大悲心,也成為菩薩不共二乘重要關鍵。


五、「四無量心」與菩薩淨土

前一章談到,菩薩的修行,四無量心與六度有著相輔相成的重要關係。今追溯大乘菩薩淨土思想,其實同樣與菩薩大悲本願有著密切關係。如我們最熟悉的阿彌陀佛西方佛國淨土思想,在本緣部《悲華經》所集,除論及釋迦本願思想,亦闡述阿彌陀佛淨土的最初發願。如經云:

世尊!我今發願,令我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世界之中無有地獄、畜生、餓鬼。一切眾生命終之後,令不墮於三惡道中。世界眾生皆作金色,人天無別,皆得六通 。

淨土的成就,是因菩薩不忍見眾生受種種痛苦的大悲本願所顯。其實十方法界,皆有佛國淨土,只是在中國佛教裡頭,談到西方淨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此經所舉阿彌陀佛在因地所發本願,菩薩欲成就清淨莊嚴佛土,願令一切眾生不墮三惡道,遠離生死憂患和恐懼,這樣的動力就是來自大悲無礙的心情。故在《無量壽經》廣談法藏比丘,因地行菩薩道時所發四十八大願,願願皆以眾生離苦得樂做為出發點。我們可以深觀,這種大悲無礙、無私的本願思想就是依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開展出來的。如《大方廣佛華嚴經》云:

我莊嚴佛土,以大悲心救護眾生,教化成就 。

菩薩想要莊嚴佛土,以大悲入世本懷教化成就眾生,這樣的修行風格不斷在大乘經典出現,且將大乘佛法思想教義推向人間普及淨化。從四無量心與菩薩淨土的成就,在這樣體系思想教育下,說明菩薩必須實際的在日常生活中,真實的去面對一切眾生苦,了解眾生之所需求,所以淨土的出現絶非偶然。《大寶積經》云:

等心行大慈,化眾無染著,行此四無量,智者善守護,得淨土無難,速成無上道 。

可見菩薩若能恆長修持四無量心,欲得淨土其實並不難,而且能速成佛道。菩薩如此的偉大精神,也是四無量心的成就。菩薩熟知凡夫眾生身心有太多的苦迫與執著,五濁惡世環境亦有太多天災人禍危機四伏,今依大悲菩提圓滿一方淨土,才能使眾生真正離苦得樂,在一清淨安穩環境下,不再遭受生、老、病、死迫害。所以在《維摩詰所說經》中直接道出,四無量心就是菩薩淨土: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 。

此經明白說出,四無量心就是菩薩淨土。本文探討到這裡我們已能掌握,四無量心在大乘菩薩修行過程中站有首要地位。因為若無大悲心就無大乘存在,若無大乘亦無菩提可言,若無菩提也就無有佛與淨土的存在。所以,向來求成佛道的菩薩,一心只以饒益一切有情為志業。依四無量心所成就的淨土,眾生也因菩薩具足四無量心才能得生佛國。絶對的大慈大悲但諸佛有,唯有大慈能與眾生快樂,唯有大悲能拔眾生苦。佛道正因起於大慈悲心,清淨安樂的佛國淨土,同樣出生於此大慈悲心。因此,淨土古德曇鸞大師在注解《往生論》一書時,提出這樣一句話:「大悲為淨土之根 。」如此看出,四無量心是大乘菩薩「莊嚴佛土、成熟眾生」的祕密武器。同時也說明佛教大乘淨土經典的呈現,才能真正展現《般若經》所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終極關懷。故知淨土思想與般若畢竟空的實相教義,並不相抵觸。空是一切法究竟平等真理,並非否定人間一切事物或積極善行。見眾生苦,廣發大悲圓滿淨土,努力進行救護眾生事業,才是一位深知諸法實相義理的菩薩摩訶薩。


六、結論

透過上述探討了解,四無量心修學內涵,在大小乘經典教義上展現出不同風貎。在早期《阿含》教學上,雖與三解脫門空義相融合,但主要還是以積極斷煩惱證解脫為努力目標。但架構在菩薩思想體系下,除了融合般若畢竟空的教義,並以菩薩的廣大行融入了六度與成就佛國淨土的思想。菩薩為實現四無量心,必須義無反顧積極走向人間,不畏生死大苦,實際的去面對眾生的困難。可見大乘菩薩行者不再以獨善高踞為滿足,反而能在日常生活中,為成就一切眾生事業,一輩子又一輩子在生死中勇往直前。
這樣的菩薩,所憑藉的就是一股大悲願力,以及對法的畢竟空寂平等認知。只能說菩薩的悲心悲願,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敬仰、喝采的地方。而今或許有人認為佛陀最初教理,主要告訴我們以斷煩惱證解脫為目標,可是若從佛陀一生事跡行徑去了解,卻不難發現佛陀本身就是一位人間偉大的菩薩行者,更是一位千百年來締造人間淨土努力不懈的創造者。理想的佛國淨土思想出現,是人類追求生命最真、最善、最美的淨化藍圖。因此從這些面向看出,菩薩修學四無量心禪法,融合了般若空義與淨佛國土的思想,這是人類最高悲智圓滿法門的開展。佛弟子應知,四無量心於大、小乘佛法修學中佔有特殊地位及價值。


網站地圖 |

2008 Yuan Kuang Buddhist College. 圓光佛學院.

地址:32053 桃園市中壢區聖德路一段888巷11號(學院部)

Address: No.11,Lane 888 Sec.1,Sheng-de Road,Chungli ,Taoyuan City,Taiwan R.O.C.

電話 Tel.:(03)4256169、0910396735 傳真Fax.:(03)4254045

32053 桃園市中壢區月眉里五鄰圓光一路228號(校本部) 電話:03-4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