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資糧

法語_1

僧伽使用現代物品的規範_2

三、僧伽如何看待現代物品

前面談到,出家僧眾不可抓持生像金銀寶物。所謂生像是梵語的解說,其實生即是金,像即是銀,金稱生色,以金色生本自黃;銀稱像色者,以銀可染為黃色,故云像色。金銀即為中國話,律制不可捉持生像金銀寶物,其實包含了各種珍珠、玉石、水晶、瑪瑙等類,所作成的珍貴器物,更包含錢財鈔票等,及現代人所持用的信用卡,所指無非就是一切世間貴重物品,出家僧眾皆不可捉持畜藏。然只要現代出家僧眾辦理信用卡,一卡在手,即可隨當事人所需,購買一切想要的東西,如汽車的購置、行動電話、電腦網路等等,只要一張信用卡,這些現代物品的消費,都已不成問題。佛制僧伽不可受畜金銀等物,唯恐增長貪愛之心,壞修道者解脫法,故不許捉持。

《大莊嚴論經》記載:

佛與阿難曠野中行,於一田畔見有伏藏。佛告阿難:是大毒蛇。阿難白佛:是惡毒蛇。

可以看出,佛置金銀於無用之處,且視如大毒蛇,恐為害修行者現世與來世之安樂,故不許佛弟子捉畜。尤以現今工商業社會發達,居士生活富裕,出門以昂貴轎車代步,或為生意辦事聯絡方便,街道上可見人手一機,以及電腦網路的通行,更是快速成為國際間商業運用的重要科技。其實印度佛教傳至中國,出家乞化的制度並未能通行於我國,捉持金銀錢財,以易日常生活所需用品,早為見慣的常事,故此戒在中國佛教早期,乃至現今並不見易守。其實追溯佛世時代,不捉持生像寶物,在當時佛弟子身上,已出現一些相似違犯狀況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載:

時眾多跋耆子用純黑毛氊光澤可愛,皆悉以為服飾臥具,跋耆諸比丘亦效作之。時諸居士……便問行人:此是何等貴人服飾。答言:非貴人物,是跋耆比丘許耳。諸居士便譏呵言:諸比丘如國王如大臣如豪族,乘車馬時之所服飾,我聞比丘著割截衣求無為道,而今如此,無沙門行破沙門法……佛種種呵責……若比丘純黑羺羊毛作新臥具,尼薩耆波逸提。

出家應捨五欲嗜好等樂,若一味營求華衣飾品,日常生活所用資具,與一般世俗豪貴一樣,開著名貴轎車,帶著新潮的名牌手機,或整天上網搜尋一些無關生死,無關佛法資訊,而自娛樂,放逸六根,不但壞自己出家清淨法,也恐招來居士譏諷。修學聖道行者,若真有出離生死之心,應依法修持,遠離現今物品的種種誘惑。實際上,金銀錢財與我們現今日常生活所需之衣食住行,有著密切關係。在印度佛滅後百年間,毘舍離的跋耆比丘因十事非法,其中一事就是受畜金銀錢財,而導致佛教教典第二次結集之始因。  因此,律制僧伽受持物品,尚有權巧說淨之法。

《僧羯磨》云:說淨有二種情形:一、若白衣持來施與比丘,比丘應言:此不淨物,我不應畜,若淨當受,即當說淨。二、淨人言:易淨畜物,即當說淨。 所以,在續明法師所著《戒學述要》一書談到,若僧眾為三寶、師長、父母、及他有情捉畜金銀寶物者,只要透過說淨者不犯。律制雖嚴,已循情權開方便,但須生大慚愧心,念他貧乏,常行布施,不為自營求所需,不畜積財,不貪愛七寶裝飾衣器眾物,當可避免過失。 這是佛與諸比丘弟子結戒,為止誹謗法,為滅鬪諍法,為諸修道者得成解脫聖種,而開權說淨。如在《僧伽作持》一書,就有受財作淨法的儀軌,可供我們參考。所以,僧眾持用信用卡、駕駛汽車、手機、使用電腦網路等,我個人認為皆可依各人職事弘化運作需求,依說淨法而成辦。

  3《大莊嚴論經》T4p.289c
  4《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T22p.35a


網站地圖 |

2008 Yuan Kuang Buddhist College. 圓光佛學院.

地址:32053 桃園市中壢區聖德路一段888巷11號(學院部)

Address: No.11,Lane 888 Sec.1,Sheng-de Road,Chungli ,Taoyuan City,Taiwan R.O.C.

電話 Tel.:(03)4256169、0910396735 傳真Fax.:(03)4254045

32053 桃園市中壢區月眉里五鄰圓光一路228號(校本部) 電話:03-4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