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資糧

行者之路_4

入菩薩行

文/大航法師

我相信在座不管是法師乃至居士,應該有很多是佛學造詣相當深的。我今天在這兒演講,是抱著一份將個人淺薄的學佛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的心情而來。因此我今天所講的未必符合大家的需求,只是我盡了作為一個佛弟子的責任,希望大家能夠多多包涵。
今天談的題目是「入菩薩行」。大家都知道這演講的因緣是來自於明天的浴佛法會。既然是浴佛節的因緣,我們至少要介紹一下浴佛節的真實意義在哪裡?據經典所記載,浴佛的功德是很殊勝的。如在《浴佛功德經》中說,假如我們把佛像用香湯來灌浴,可以得到以下五種功德:
1. 可以得現世財富及快樂;
2. 可以健康、長壽;
3. 可以所求如願;
4. 親友眷屬可以得安穩;
5. 可以離八難、永除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覺。

這些是《浴佛功德經》所講的。也許有人會懷疑就那麼簡單的浴一下佛就可以得到那麼大的功德嗎?其實不用懷疑,那絕對是有可能的,只是要看到你用那一種心而已,就如佛偈中說: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離塵垢,願證如來淨法身—— 這就是浴佛時應有的心態;以深切期許的心態來浴佛,期待自己乃至一切眾生都能向佛陀學習,淨我內心,遠離塵垢,證得清淨如來法身,以這份虔誠和清淨的心來沐浴,你將可以的到上述所說福報和功德。反之,若是你只是把他當成一尊佛像隨隨便便澆一下水,那你可不能期待會得到上述功德,所以,希望大家浴佛時,能真真實實的面對佛像,透過浴佛來淨化自己的內心,皈命佛陀,這才符合浴佛的意義。

隨著佛法的興盛,越來越多人以為,只是參與法會,拿錢來供養,接受法師的加持灌頂,多喝大悲水就可以消業障。我不否認這樣的一種加持作用,可是卻把佛法看得太簡單了。一個施法者若不能以清淨心來誦經或持咒的話,功效就會打折扣。反之,若法師有殊勝的功德,可是你不能以清淨心來和他相處,也是一樣沒效。就如醫生開藥給你吃,而你卻不吃或不按時吃,病就不能好的道理是一樣的。有沒有效果在於你的那一顆心。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映現中。」眾生的心若是不淨的話,菩提是映現不出來的。所以今天你若把學佛責任歸諸於法師乃至經典的殊勝,而你的心卻從來沒有自我的淨化的話,你要獲得感應,恐怕是很難的。

什麼叫加持?我們似乎都把它想得很神秘。其實若在聞法法會有一句你能受用,那就是加持了。不要以為學了佛、加持了就可以萬事如意、歲歲平安。我們修行人本來就要面對無常、苦、空。真正的加持是因佛法而清淨內心所產生的戒、定、慧。當然我的這一場演講中是不是有一、兩句話對大家受用,還要看大家的用心,你用多少心,我用多少心,這就是彼此相應,這就是加持了。今天我講入菩薩行的用意,要在明天大家浴佛之前,先用佛法來灌沐諸位未來佛。假如你們之中有受益的,今天發心要開始行菩薩道,願意奉獻身心,開始對治自己的煩惱的,我想明天浴佛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我們是大乘佛法的國家,在座也有一些是受了菩薩戒的,也有很多要發菩薩心菩薩道的。但菩薩道,講是很容易,行卻很難。弄不清楚的話,菩薩與凡夫是一樣的。我們說要行菩薩道利益眾生,有時修了還蠻煩惱的,既然自己修得都很煩惱,那你如何去度眾生?甚至當我們不斷地在講菩薩道時,我們卻不知道菩薩道的意涵是什麼?所以有些人拿菩薩道這個名詞當招牌,遂行自己的私慾。

今天我們發心要行菩薩道,我們應該多知道何謂菩薩道,應該怎麼做,我們不要做一個假菩薩。以我個人的學佛經驗來談,修行這一條路真的很不好走。因為我們一出家,人家就把我們出家人當作已經解脫的聖者了,可是,實際上我們只是剛開始修行,要面對生活上的改變,價值觀的改變,再者,你要度眾生,眾生並不一定領你的情,這樣你既要面對自己的煩惱,還要面對眾生的煩惱,若對菩薩道的內涵認識不夠的話,就會生退心。因此我希望大家在開始的時候,就好好的認清菩薩道這個精神和怎樣行菩薩道,不要讓你們的菩提心苗枯萎了。

《大智度論》云:「一切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為菩提」菩提即包含一切的佛法,具備了戒定慧,能利益一切有情無情。《大智度論》又說:「其心不可動,能忍成道事,不斷亦不破,是名為薩埵」「薩埵」其實乃菩薩的一種權稱,它意味著很堅固、有智慧、安忍的力量;能成就種種道業,能不憂不惑、能不落世俗乃至不落小乘,亦不偏於任何一邊是名為薩埵。《大智度論》亦說:「有大誓願,心不可動,精進不退,以是三事名為菩提薩埵。」依於大誓願,以智慧安忍世間的一切差別變化,絕不悔退者名為菩薩,「菩提薩埵」漢譯為覺有情,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其實菩薩的內涵很廣,甚至一發心就可以稱為菩薩。所以我們在受戒時,戒師問:「是菩薩否?」要回答:「是!」不然要怎樣受菩薩戒!如果你修得好,是真實的菩薩,若你只是初發心多受菩薩戒,開始要修菩薩行的人也應該要稱為菩薩。

因為它是一種責任的代名詞。我希望大家能勇於發菩薩心,並認清自己是一凡夫菩薩,雖然有很多煩惱,可是我們願意向菩薩學,向佛陀學。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真的希望大家能有這種氣魄和承擔力。佛教不要再讓人看成是老人、死人的宗教。當我們看到苦難的眾生,我們當隨我們的能力,隨緣盡份地幫他站起來。只有真實發菩薩心,願修菩薩道的人才會有機會成就無上的佛道。當然,發菩提心不容易,所以在大智度論有提到,如果一個真正發菩提心欲成佛道的人,他可以應供。因為真正發心的,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

現在菩薩這個名詞,我們大體上了解一點點了,進一步我們應該去了解它的價值。若我們不了解菩薩道的價值就會冒冒然的發心的話,就會和許多初發心菩薩一樣,在中間退了下來。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修念佛法門的,因為念佛可以往生。可是如果說現在這裡有一千萬要送給你們,我想馬上停下念佛者,必然會比繼續念而不為一千萬所動者多很多吧!為什麼?因為佛雖好,但是一千萬卻更有具體價值一點;念佛對這些人而言,功德雖好,可是我還沒具體感受到,可是錢,我經常在花,至於那些深信世間一切寶物都無法更替我一心向佛的念佛人,我相信他畢竟成佛道。同樣的我們發心修菩薩道,也要有這樣的能耐,不因眾生的難度而退心。不要像一般人才發了心就熄了,經常發心也經常退心。我發現我們學佛的人,很少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四十年的功課一直持久不退地貫徹到底。而那些能夠做到的必定是他對於佛法的真實價值有所感受,所以他們都能夠繼續走下去。他們的發心不為外境所動搖。

今天我們要了解,想要成佛道就得行菩薩道。若你覺得我們學佛基本上就是追求幸福,那我們所要追求的是永恆的幸福,不但是追求自己的,也追求眾生的永恆的幸福。我們學佛就是學佛的所作所為,佛所不做的壞事我們就不做,佛依六度萬行成佛道,我們也要依六度萬行成佛道。行菩薩道好像是在利益眾生,好像很苦,其實未必。只要你下一分功夫,就是捨掉一份煩惱,得到一分自在。因為佛教講的解脫自在並不是誰給你的,而是在你不斷付出慈悲度化眾生的同時,把你內在的執著不斷的捨棄而得到的,所以你並不是光付出而已,你得到的誰都取代不了。

不忍聖教衰,佛教表面上很興盛,活動辦得很大。可是實際上佛法的根並沒有深入到每個人心中,因為自佛入滅到今天,佛法就如被加了很多水的牛奶一樣,法味已經很淡很淡了。所以有很多人學佛,學了很久始終不得力。佛教的興衰在於佛法在眾生的身心上到底顯露了幾分。只要大家都能依法,依律去實踐,那就表示佛法已經在眾生的心中生根,已經發揮度化眾生的功能了。所以為了不忍聖教衰,我們今天要負起這個責任,尤其是出家眾更應勇於承擔; 讓佛法在每個眾生的心中紮根;讓正法在世間長久的傳下去。所以為了自己的解脫、眾生痛苦的解除,為了佛教的興盛以及正法的久傳,我願意發懇切的心,行菩薩道。可是現實中人事很健忘的,尤其是利益眾生犧牲自己的願忘得特別快,其實皈依證中所寫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發菩薩心。今天你發了什麼,就把它記下來,隨時在佛的面前朗誦,提醒自己當永不退菩薩道,這樣隨時耳提面命,這樣的菩薩道會走得比較平穩。我認識這麼一位法師,剛出家所發的願文一直都還帶在身上,當他的修行到了某個階段,又會發一願,並用毛筆把它寫下來,慎重起來,還會請一些法師來為他做證明,預防自己「黃牛」,所以在大眾面前發願是最好的。不要怕自己做不到會很難看。其實只要我們了解了菩薩道的價值,一發懇切心,隨緣盡份地去做,那種菩提苗,總有開花結果之時。願發了,進而就多修,修的第一步即是護法,一切的解脫,乃至菩薩都是依法而來。我們想成就菩薩道就必須先懂得護法,護法意義很廣,不是說只有居士護持道場、法師乃至我們出家眾都多護法,因為唯有你珍惜、尊重佛法,你才會愛惜它,實踐它。

護法有二種,一是護持外在的佛法,二是擁護內在的佛法。所謂護持外在的佛法,即某道場在弘揚正法,我們不管財施、法施、無謂施等都隨力擁護,讓正法在這道場住持不壞。反之若某某道場不如法,我們都要想辦法來糾正它、幫助它走回正軌,增長它的慧命、修持。不要一昧的錯誤護法,因為這樣的護法只會讓佛法衰敗,所以我們要擁護的是真實的佛法。只要有正法在這裡弘揚,不管出家在家,我們都應盡我們所有的能力去護持它。因為這樣我們才有修學佛法的機會、才可以跟眾生結法緣。所以不要輕易的比較道場,只要那個地方有正法我們都要擁護。只要那個地方不如法,我們都要想辦法讓它如法,不要有又幸災樂禍的心理。再者我們的護法要以能幫助對方,增長他的慧命、修持為原則。例如一些居士買了一些性質不適合出家人而且會污染心靈的雜誌供初出家的人看,以為可助弘法之需。這樣的動機雖對,可是卻會影響初學之人的慧命。所以我們要把持護法基本原則,次則,擁護內在的法,這點很多人都沒做到,包括我也沒有做到。舉例說,假如今天我告訴你應該好好的發心行菩薩道,好好的念佛禮懺這種法門,結果你有聽沒有做,這表示你並沒有護持你內在的法。所以只要你知道有佛法,不管在外面還是在裡面,你應該隨力隨份的去擁護他。不讓佛法在心中慢慢淡忘,隨時去修持它,這就是內在的護持。

我們要積極的擁護內外的法,這方能受益,佛法方能在你心中生根,既使是一句話也能讓你受用無窮,假如你能認定這佛法讓你解脫,讓眾生離苦得樂的話,你應該會珍惜它、擁護它,不管是內在還是外在的佛法。菩薩道講深是很深,有時講空,有時講有,講很多,因此有些人談了理論就忘了實踐。理論談多了反而沒有宗教生命。所以很多深研佛法的人比一名太太的宗教情操還不如。因此初開始修行的人,應不捨易行道,把我們的基礎打穩,上面的房子才蓋得起來。易行道就稱念佛號、禮拜、懺悔、勸轉法輪、隨喜乃至迴向,其實念佛功德也是要因緣和合之情況才能成就的,要知道若只是唸佛而不據其他因緣的話是難以成就的。所以除口稱佛名,也要念佛,乃至身體要禮拜佛。面對一切、善行要隨喜,對自己的惡行要懺悔,要勸請能講說佛法的人轉法輪,我們所修的功德要迴向給法界眾生。這看起來很簡單,但卻很重要。因為藉著這樣的方法可以調伏內心的貢高我慢,去除慳貪,長養慈悲。這樣才可能成為一個法器。要是這個功夫不紮實,你聽再深的佛法乃至頓悟法門,你一樣用不上。有些人經論談得很多,可是見到佛像時愛理不理的,看到人時也是愛理不理的,其實慧根深厚不是從能力強不強上來看,而是看你內心是否調柔。所以有很多法師雖沒有讀什麼書,沒有什麼特別的學位或才能,可是他的內心很柔軟,這樣子的人修行是很容易成就的。因為他的內心就像一塊白布,不論染什麼顏色,那顏色就能原原本本留在布上。不像我們這些內心裡面有很多顏色的人,一塗上顏色,那個顏色就和其他它顏色混在一起失去了它的原色。所以我們應藉著平常的稱念佛名,禮佛乃至迴向來去除貢高我慢,調柔我們的內心,這樣聞法才能入心。

再者,欲入菩薩道之人應該要持戒。一般我們都以為菩薩道好像比人天乘、聲聞乘還高,其實,菩薩道是含攝這些人天乘、聲聞乘的。都是以五戒和十善作為修行的基礎。菩薩道是建立在人的基礎上的,所以必須先將人做好,不要把佛法講得太高。以我個人為例子:在我剛學佛時,知道佛教是不拜鬼神的,所以我就因為不拜祖先而和我父親鬧革命,其實我錯了,跟鬼神合個掌說聲阿彌陀佛打個招呼並不等於我皈依鬼神,我把他們當成有緣的眾生,甚至為他們送一部經也可以。我根本不需要因為這而與我父親對立。可是當初我很堅持,不懂得眾生的需求。結果學佛以後障礙就出來了,因為我忘記了倫常,忘記自己應盡的責任,忘記自己應該慈悲眾生,乃至忘記了學佛要先把人做好,做個像樣的人而不是學佛以後就變成一個怪人。另外有一些居士,學佛後就非常熱心的到處逢人就高談佛法的高妙,要把佛法傳揚出去,也不管是否契機、契理,另一方面自己又只會講不會做,結果不但沒有達到傳揚佛法的目的,反而令對方因為不勝其煩而排斥佛法。所以我們要了解菩薩道是以人做基礎,我們先要把人的角色做好,做好人的本分就是守持五戒、十善。以上是就在家居士而言。

出家眾的戒則是建立在聲聞戒的基礎上。雖然大乘出家眾是有兼守菩薩戒的,可是出家戒不能因此就捨下,我們必須站在聲聞戒的基礎來修更深一層的菩薩戒,有時我們會說為了廣度眾生,我們應該開方便。可是方便開多了佛法就會變成世間法。所以我們該持守本分,堅持立場不能輕易的開方便,我們是外現聲聞相,內秘菩薩行的行者。既然是外現聲聞相,我們就必須持聲聞戒。因為眾生就是以我們的外相來看我們的,所以為了度化眾生,為了要給這世間建立一個清淨幢相,我們必須要堅守出家戒。以出家戒為基礎來修菩薩行利益眾生。這樣未來入菩薩行才有個根基,才能走得長遠而不至於退心。大乘菩薩不同於聲聞行者,聲聞行者可以遠離人群做個人的修行,所以不容易受世間的染污。而菩薩卻是常在人群中修,若沒有聲聞戒作為基礎的話,很容易的就會愛染世間、執取眾生,所以若沒有堅固的出家戒作為基礎的話,我們的菩薩行很容易敗壞,很容易中途而廢,因此我們要修菩薩道必須先守好聲聞戒。

一位初發心的菩薩應守的戒主要的有不嫉妒、不貪、不嗔恨和不傲慢。我們不嫉妒別人比我們行,因為站在菩薩的立場,有人比我們行我們應心生歡喜。我們不慳貪,為了要利益眾生,不管是我們的知識、財物只要能給的就給。我們不嗔恨,對於有過失或傷害到我們的,我們願意接納他,給他成長的空間。比如最近有人放火燒了快樂頌,就有些人憤怒地說這個人該槍斃。不管他會不會被槍斃,可是站在菩薩的立場,我們應該要悲愍他,既使最後不得已須判他死刑,也不起殺之而後快之心理,因為他是不自在的,是一個煩惱眾生,為貪、嗔、痴牽引才造如是斯重業。若我們急欲見到他被判死刑的話,我們就等同判了我們自己死刑。因為我們已經乖離了菩薩的精神,我們嗔心太重了。外我們不要傲慢的自以為是,看不得別人比我們行。講些似是而非的佛法而對真正的佛法傲慢的不願去接受。因為這些煩惱有障礙於正法的流傳。所以修菩薩道的人要把握這四個根本 —— 我們不能嫉妒、不能慳貪、不能嗔恨、不能傲慢。

再來我們對這世間要修忍耐。這世間本來就不圓滿,那麼我們就不應該有要求世間立即圓滿的心情。應該認清楚世間的真相,這樣我們才能在這煩惱的世間安忍下來。如果太計較世間的好和壞,一昧要追求一個圓滿的世間,這種人很容易退失菩提心,因為會覺得不勝其煩,認為這世間的眾生太骯髒,太污穢了,而生起我不想度化他們的念頭,繼而就捨棄了眾生。其實由業力感得報身的眾生本來就是污穢的。我們要認清眾生所承擔的這一期無常、短暫的生命,本就是苦的。眾生有煩惱,我們也有煩惱,但我們願在這煩惱中去磨練自己,去除我們的執著,這個心理準備一定要有。

能安忍這世間之苦後,我們就要去聽聞佛法。因為眼睛不睜開,路是沒辦法走下去的。佛法內涵常不只是如我們所懂得些表面的文字道理。它真正的意涵常常是跳出我們思考的慣性。因此若沒有經典或法師來開導,我們很難如實的去實踐它。所以我們應該多聽聞佛法,要聽佛法就要親近善知識。所謂的善知識即能知道佛法又能了解眾生根基者。可是這樣的善知識很難找,所以只要他能給我們一分佛法,我們就應該去親近他,不要只往他身上的缺點看,儘量往他能利益我們的部份去學習,能學一分就是一分的進步。所以說對於善知識的追求不要輕言放棄,要以誠懇的心去求法。

我們所聽所讀到的佛法,並不是要滿足我們的知識慾,而是要我們去思惟它的真實意義,我們不要以為各宗各派的經論我們已看了很多,也聽了很多,便以為在解脫道有了入處,要知如果我們不能如理思惟佛法根義的話,我們所讀所聽的都沒有任何意義,所以聽到佛法就要懂得去思惟,找出它的根本精神。經典說:見到緣起,就是見到佛法,而見到佛法就得於見到佛。今天我們所聽到的一切佛法,其根本精神就是緣起的般若智慧。世間的東西都是因緣和合的,所以它的當體是空無自性的。這個道理並不容易講清楚且不易思惟明白的,但我們不能因為這道理不易了解,便避而不讀,其實我們天天在誦的心經,金剛經以及其他的很多經典,點點滴滴所要匯歸的就是這一點 —— 空有相攝相融的道理。這一點也是佛法的解脫價值所在。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菩薩道的起步也先要建立在這個觀念上。前面那些只是準備功夫而已。假如沒有般若智慧為前導,而行菩薩行的話,我們修的菩薩法恐怕和世間法是很靠近的。唯有知道一切緣起本無自性之後,我們度眾生時方能不染著眾生,因為緣起中並無眾生可得。另一方面我們有不捨棄這畢竟空而又宛然有的待度眾生。所以我們既度又不度,不度又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生生世世度化眾生而又不會愛染眾生。也唯有掌握了這一層道理後所發出來的慈愍眾生的心,才能長久不退。今天提供你們這一個方向,以後你們聽聞佛法應該向這個方向導入,把菩薩道的精神先建立起來才能走出第一步。否則你所修的菩薩道和世間法是差不多的。

在你懂了這個觀念後,就是法隨法行,因為空有這些觀念而不實踐只是「畫餅充飢」而已。何況觀念不透過實際的運作,是不能明確掌握的。所以我們必須將所學的佛法落實在世間,從世間中去磨。管你所面對是什麼樣眾生,都要依緣起法去思惟、觀照這個世間,這才叫如法。如法就是如實的觀照諸法真相,不予多餘之增減垢淨之想。這樣我們才能掌握世間的真相,不會被世間所迷惑。我們行六度,好像是偏向度化眾生,其實佈施可以捨慳貪,持戒可以去掉傷害眾生的心,修忍辱可以去除心中的不安,禪定可降伏亂心而般若可除愚痴,可見我們也是在成就自己的道業。我們經常說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工作,這就如《寶積經》所說:譬如有株蓮花,生於水中不能著,菩薩眾生於世間而世間不能污。所以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工作者並不一定是出家人,所謂出世的精神是知道一切法畢竟空,做入世的工作是知道畢竟空卻見一切萬有,故我不捨棄妙有而行菩薩道。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有入世的工作,自淨其意就是出世的精神。這樣一種觀念的建立雖然是始於我們聽聞思惟,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經過一番磨練以後,當煩惱輕了,相對智慧就越來越高,最後必然能得到真正的無漏般若智慧。

以上所說只是一個概括輪廓,一個修菩薩道的次第。講起來似乎很輕鬆,可是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去實踐人才能感受得到。不過當我們真實的掌握了菩薩道的精神和修次第後,儘管在這修行的當中我們要面對重重的困難煩惱 —— 自己的,還有眾生的,我們仍能無怨無悔的走下去。這就是大丈夫的行為。所謂的大丈夫的行為並不是指男眾而言,只要能發願堅持行菩薩道,廣度一切眾生,斷盡一切必然清楚自己的使命且充分予以肯定,他能夠身處處污垢中,可是他的內心始終保持清淨。所以想修菩薩道的人就要有清道夫的精神。煩惱以及要成就無上佛道者,這種人我都稱他為大丈夫。還有菩薩需要有清道夫的精神。首先要對世間的名利富貴看得淡,否則你一定會怨天尤人、覺得時不我予。第二要容許你在污濁的環境工作,縱然表面會因此而沾上了污穢的東西也不在意,因你多深入眾生當中去利益眾生。好的清道夫。

入菩薩行 轉刊於:《圓光新誌》第二十四期 民國84年11月。pp20~pp29


網站地圖 |

2008 Yuan Kuang Buddhist College. 圓光佛學院.

地址:32053 桃園市中壢區聖德路一段888巷11號(學院部)

Address: No.11,Lane 888 Sec.1,Sheng-de Road,Chungli ,Taoyuan City,Taiwan R.O.C.

電話 Tel.:(03)4256169、0910396735 傳真Fax.:(03)4254045

32053 桃園市中壢區月眉里五鄰圓光一路228號(校本部) 電話:03-4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