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於佛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佛陀作為大覺者也是教育家而被尊稱為"人天導師"。
在台灣,由於佛教團體的勃興,從而產生了許多佛教團體興辦教育的現象,也引起了多方的關注,這種現象被稱為"佛教興學"。台灣佛教團體所辦教育 體中有綜合性大學,比如佛光大學、華梵大學等,這些大學都設有宗教系所,培養佛學研究人才,在佛教教育之外,其專業門類也十分廣泛,並且文理兼顧;還有專門的佛教學院,如圓光佛教學院。這些大學和學院具備完整意義上的現代大學的設置和課程安排,並不強調其宗教背景,可以看做是台灣的宗教性財團法人所創立的民辦或者私立大學,即以佛教的資源投入世間法的教育,以興學的渠道參與社會、深入人間。
除了高等教育外,台灣佛教興學還有多種形式,慈濟在2000年完成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完全化教育"設計,同時還開展廣泛的社區教育。中台禪寺也建立了中小學,並且推廣社會教育,這些教育機構和組織以佛法精神為指導,以廣泛的社會大眾為教育對象,都是佛教團體弘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情況的概述是就廣義而言的佛教教育,包括了佛教對社會的教育,然而真正意義上的佛教對僧團內部出家眾的教育,亦即僧伽教育,才是佛教教育的 根本。其培養目標是通常所說的"僧才",有別於佛教團體的興學和佛教研究系所的研究人才的培養,更有別於佛教的大眾化教育。因為僧人是住持正法的根本,缺 乏僧才就無法支持佛教團體的發展,其他形式的佛教教育也難以為繼。
就僧團教育而言,如何培養合格的僧才?是延續傳統的叢林教育,還是開展學院式的教育,又或者是兩者相結合?這已經成為了現代僧伽教育思索的方 向,也是兩岸佛教團體共同關心和關注的焦點。筆者在台灣訪學期間,通過對台灣幾大宗教團體負責人、相關工作人員的走訪和與學界專家座談,對於台灣僧伽教育發展的情況開展了廣泛深入的了解,並對其發展方向進行了反思。
一、 台灣僧伽教育的模式
目前台灣僧伽教育仍以佛學院的影響最為廣泛,但不同的僧團對於此方式做出了相應的改進和補充,還有些僧團依然保持著相對傳統的教育方式。歸納起來看,台灣當前僧伽教育的模式主要有如下三種:
(一)系統化的佛學院教育
台灣很多佛教團體都建立了佛學院來進行僧團的系統化教育,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福嚴佛學院、圓光佛學院、中台佛學院、香光尼眾佛學院、佛光山叢林 學院等。這些叫做佛學院的機構,有些是道場為了自身的僧團教育而組織成立的內部教育組織,有些是佛教教育界的有識之士為開展僧伽教育而專門成立的教育機構。與傳統意義上的叢林教育存在區別的是,這些佛學院設有固定的課程,根據僧團建立者或者導師的教育理念不同而有各自的規劃。
比如福嚴佛學院始於印順法師在台灣建立"福嚴精舍"之後,有許多法師追隨印順法師研習佛學義理,發展到1961年3月成立了"福嚴學舍",是當 時台灣唯一的男眾僧教育機構。依照印順法師在《論僧才之培養》一文中所說:"佛教的弘法人才,不單是對於佛教知識有所認識,因為弘法不是知識的灌輸。尤其 是身為宗師的出家眾,要想真正能夠攝受廣大信眾,給予佛教的真利益,除教知識外,必須要有高尚的德行和精勤的修持。"福嚴佛學院的辦學理念為"教導 佛法的正知正見、陶冶高尚的宗教情操、指導如法的修學方法、力行和合的僧團生活",在課程設置上最初按照印順法師的規劃,以經律論佛典研讀為主,其中僧伽 戒學的熏修成為教育的重點,還有禪修、任事能力、宗教情操和弘化技巧的培訓。起初分為初級部、高中部、研究部三級,後改為"大學四年,研究所三年",並從1993年起復歸為一所純粹的男眾佛學院,學員大都是來自各個道場的比丘。
與福嚴佛學院不同的是,中台佛學院是一所以中台禪寺僧團為培養對象的佛學院,並不對外招生,其課程體系的理念被稱為三環一體,即"教理、福德、 禪定"相結合。中台佛學院目前有男眾佛教學院和女眾佛教學院,都設有研究所和大學部,學院課程包括佛學和世學,佛學方面兼備戒定慧三學,世學部分有國學、 美術、資訊、外語、書法、武術等課程。除了上課之外,僧眾還有早晚靜坐、定期的禪修等行門功課。
此外最突出的例子是佛光山,在佛光大學、南華大學等綜合性大學之外,佛光山建立了叢林學院來進行專門的僧伽教育。佛光山叢林學院也就是佛光山系 統的佛學院,建立於1973年,其前身是壽山佛學院,起初的培養對象都是出家眾,但後來成為不附屬於寺院的獨立教育機構,教育對象也演變為兼顧僧俗二眾,並且不僅限於佛光山僧團。佛光山叢林學院其建構和組織系統都比較龐大,分為國際學部和專修學部,僅專修學部就包括佛光山男眾佛學院、佛光山女眾佛學院和香港、馬來西亞等地的佛學院,屬於大學教育級,佛光山叢林學院學制四年,學員完全按照鍾板作息,每日早晚課、出坡勞動、大寮輪值,作息和規範都是以出家眾的標準要求,並且注重學生的生活教育,從日常來進行僧格的養成,旨在培養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專業佛教人才。
這些佛學院,無論是只針對僧團內部開展教育還是對外進行招生,都已經具有了和以往的叢林中僧伽教育不同的現代化特徵,逐漸建立為系統化、學制化的教育模式。在台灣佛教界,很多僧人都會選擇進入這類佛學院來進行學習。
(二)學院化教育結合僧團教育
台灣的佛教院所"分別以兩種形態展開,其一是以僧伽教育為主的佛教教育,為隸屬內政部管理的小型佛學院;其二為向教育主管部門立案辦理的佛學思 想研究機構。"其一就是在第一種模式里談到的有系統課程安排和學制的佛學院,其二則是更加接近世俗大學的培養機構,學生既包括出家眾也包括在家眾,培養的人才更接近佛學研究人才。在此基礎上,台灣還出現了另一種僧伽教育模式,即學院化教育與僧團教育結合的模式。
以圓光山為例,圓光山僧團除了向"教育主管部門"立案成立的圓光佛教學院之外,還有僧團內部的僧伽大學,兩者一併構成了圓光山的僧教育體系。法 鼓山僧團的形成就來自於聖嚴法師成立的"三學研修院",最初以養成佛教青年人才為宗旨,在僧團成立並規模壯大之後,為了系統開展僧團的教育,於2001年正式成立了圓光山僧伽大學佛學院,並定位為隸屬圓光山三大教育中"大學院教育"的僧才養成機構。
圓光山僧伽大學有著明確的目標,就是培養合格的宗教師,即"為了培養足以代表漢傳佛教的精神內涵,並能夠為國際宗教、學術界奉獻心力的僧才",而建立的僧團教育機構,期許以重視宗教情操、宗教生活與宗教信仰之學風,培養出年輕一代的佛教棟梁人才[9]。目前有四年制佛學系和六年制禪學系,課程設 計兼具慧業、福業和德業,慧業包括解行雙修,福業是弘化和作務,德業則是身心和僧格的培養,招收35歲以下的佛教青年。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圓光山僧伽大學的第一年報名來學習者可以是對出家有興趣或者志願的在家眾,在入學一年之後,即需考慮是否正式剃度出家。出家之後,則可以繼續在僧伽大學修學,如果經過一 年的學習了解,決定不出家則自動退學。而出家者即成為僧團的一份子,在僧團里繼續接下來的三到五年的學習,參與僧團的早晚課誦、遵守僧團的共住規約。因此,圓光山僧團內部分為尚在僧伽大學學習和已經畢業的僧眾,而對外統一招生的圓光佛教學院裡的出家眾不一定是圓光山僧團的成員,他們可能來自台灣其他宗教 團體,錄取為圓光佛教學院的學生,除了出家眾的身份之外,他們在學業要求上與在家眾的學生一樣,也需要修滿學分和通過考試。
同時,圓光佛教學院在學術研究方面,儘量融合漢傳、南傳與藏傳佛教的精華,嘗試開創佛教研修的新典範,並重視梵、巴、藏之佛典語文的訓練,及加強英、日語之學習,培育佛典翻譯與研究人才。而在實踐修行方面,融合了僧伽大學的朝暮課誦、禪坐或定期共修為平常定課,以養成修行習慣,以醞釀研究與修行 並重的學風,以及學業與志業結合的發展。儘管佛教學院主要為研究機構,但也積極融入僧團教育之精華要素,以期從學術轉入實修與生命體證。
由此可見,圓光山在僧教育上存在兩個體系,圓光山並沒有因為有對外招生的圓光佛教學院,就廢棄了僧團內部教育體系的建立。這種兩者結合的模式,特別是與圓光佛教學院並行的僧伽大學的存在,一方面保證了僧團僧眾的來源,另一方面也為僧眾的培養建立了完善的學制。
(三)傳統叢林教育的現代延伸
雖然台灣存在數量眾多的佛學院和佛學研習機構,但也依然有許多的僧團目前並沒有採取佛學院的方式。這其中可為代表的是慈濟,慈濟作為全球最大的 慈善組織之一,一直以慈善團體形象面世,但是慈濟的創辦者證嚴上人作為出家人,也有自己的弟子和以她為核心的慈濟僧團,那麼慈濟的僧教育是如何開展的?這 在此前是被較少關注的部分。
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目前慈濟並沒有建立系統的、學院式的僧伽教育,而是以證嚴上人每日開示的方式來教育僧眾和義工。每日的早課之後,如果證嚴 上人在精舍,她就會為大眾開示,開示的時候僧眾坐在前面,俗眾坐在後面,秩序井然。證嚴上人的每日開示會有專人整理成文字,在半個小時之後就迅速共享至互聯網,並且會被定期整理成書,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卷出版。
此外,慈濟組織里非常突出的一點就是慈濟功德會作為慈善團體,與慈濟僧團在組織、財務各方面完全分開,僧團的經濟來源就是僧人自身的勞動所得。慈濟僧團有自己的蠟燭作坊等小型手工工廠,還有自己的菜地等田地,僧人通過勞動自給自足,這種類似農禪的方式與百丈懷海最初建立叢林的規矩十分類似,對傳 統的保持性十分明顯。
台灣許多僧團中在學的出家眾每日也有類似的出坡勞動並參與為僧團服務的工作要求,比如中台禪寺的僧人就被分成不同的組,包括寺務處、法務組、知客室、資訊中心、文教中心、環保組、衣缽室、交通組、庫房等等,寺內一切生產勞務都由出家眾親力親為,每日都需要勞作,真正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較大規模佛教團體之外,台灣還有不少小型寺院,這些寺院裡採取的方法就與傳統的叢林方式更為接近。雖然其中一些寺院也會讓自 己的弟子去報考佛學院,但是大部分小型寺院採用的還是傳統的師徒傳授的方式,通過師父的"語錄"、身教和日常生活教育進行僧伽培養,注重僧人個人的體悟, 而非像現代化學院那樣建立一些客觀化的考試標準。
在以上這三種模式里,我們可以看到台灣佛教僧伽教育的開展中,無論是採用哪種方式,都以適應僧團自身的發展為原則,以培養符合佛教弘法要求的宗教師為追求,並且在作息時間、課程安排、教育方式等方面從傳統叢林教育中吸取養分。
二、台灣僧伽教育的發展方向
(一)趨向學歷教育
台灣的僧伽教育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與時代的需要相適應,僧教育開始出現對學歷的需求。
目前,中國內地的佛學院都還不具備頒發教育部認可的學歷證書的資格。在台灣,最初由宗教團體創辦的單一宗教專業的學院同樣也只有教界內部的認 同,而不能頒發社會認可的學歷。隨著社會的發展,由於僧人更加廣泛的參與國際佛教學術交流和參與社會活動,需要一定的學歷證書,如果想進入大學教書,一紙文憑更是必要的條件。而有些信眾對於出家眾的學歷也存在著期待。基於如上幾個因素,台灣的僧伽教育出現走向學歷教育的趨勢。
台灣宗教團體創辦的單一宗教學院獲得頒發正式學歷資格,始於2004年3月,台灣通過修正"私立學校法"第九條,即:"私立大學校院或宗教法人 為培養神職人員及宗教人才,並授予宗教學位者,應依相關法規向教育部申請,經核准後,設立宗教研修學院。私立學校不得強迫學生參加任何宗教儀式。但宗教研 修學院不在此限。"圓光佛教學院於2006年依據本"法案"申請成立,成為第一家也是目前台灣唯一一家具正式學歷教育資格的單一宗教建立的佛學院,經過發展,圓光佛教學院現在已經可以頒發從學士到博士的文憑。
僧教育進入學歷教育的序列,則可以公開向社會招生,甚至可以向海外招生,更重要的是獲得"當局"同意在此類學校里可以有"行門"的課程,並且計算入學分,意味著佛教的實修功課進入了國家教育體制,對於佛教教育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在圓光佛教學院之後,台灣陸續也有其他佛教團體的佛學院提出申請,要設立成為能夠頒發文憑的佛教學院。目前,甚至慈濟也開始籌備靜思佛學院,並且要申請正式的學歷資格。可見學歷教育對於當前台灣的僧教育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代需要和趨勢。
(二)注重持續教育
台灣很多佛教團體認為,僧伽教育的實質是終身教育,重點部分在於理論學習之後的踐行,因此十分注重畢業之後的持續教育。
對於僧人來說,從佛教學院或者僧伽大學、叢林學院畢業,並不代表就已經成為一位佛教所認為的僧才。圓光山僧伽大學提出"本校培養僧才從三個方面 思考,即培養行政人才、教育人才與學術人才",這些並非簡單的學院裡的教育可以完成。而且結束學院學習,僧人也同樣面臨畢業出路的問題,回到僧團服務是最自然的選擇。
就圓光山的僧眾而言,畢業之後都要到僧團領執事,這些執事與過去叢林裡的八大執事並不完全相同,具有時代的特點,除了傳統的知客、維那,還有宣傳、財務等職位,出家眾也需要每日上班。而且因為吃、住都在山上,他們不像在家眾一樣有專門的休息日和薪水,只有很少的零用錢。更重要的是到哪裡執事並不 能由個人來選擇,而是由僧團安排,在領受執事之後,還需要邊學邊做,以求"借事練心",在僧團的共住生活、和合共修中,在與社會接觸、處理各種工作事務的 過程中來繼續自己的修行。這些正符合聖嚴法師所說的:"為了開發佛教事業,也首先要培養人才。以人才推動事業,以事業受容人才、安置人才。"畢業後的僧眾們還可以根據需要回到僧伽大學進行進階學習和專修學習,因此,可以將其看做是一種持續不斷的終身教育過程。
其他的佛教團體的做法也非常類似,如佛光山僧眾的培養目標是:"為造就佛教專門人才,以從事佛教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住持佛教、宣揚佛法,達到人心淨化,社會之安和利樂。"佛光山為其僧眾準備了各個事業體內的工作機會,讓僧眾通過文化、慈善等事業的參與來進行弘法。而中台禪寺的佛法 五化運動——"佛法學術化、佛法教育化、佛法藝術化、佛法科學化、佛法生活化",將佛法融入生活,也是在提倡佛法教育是一種終身的生命教育。中台佛學院的 學僧結業之後,有些在中台山各分院精舍住持、常住執事,有些成為佛教學院的教授法師、執事人員,乃至在各大專院校、公私立機關團體擔任指導工作,這些也是 在開展弘法事業,體現菩薩行精神。
三、當前存在的問題
以上這些多種形式並且持續不斷的僧伽教育,為台灣佛教培養了人才,促進了當地佛教的繁榮發展,非常值得內地教界學習和借鑑。但是台灣目前的僧伽教育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探討和反思。
首要的是老師是否等於導師?不管如何提倡"學修一體化",或者叢林與學院的結合,系統化、標準化的學院式教育,教師與學僧之間只是普通的老師與 學生的關係,而在僧團內部,為了避免出現派系之分,很多僧團並沒有為出家眾指定專門的親授師,缺乏過去師徒傳授的緊密的心靈結合與指導。但是在僧眾的教 育、佛法的教育中,很大程度上非常個性化,需要解決個人心靈成長和覺悟的問題,雖然亦會有共同的禪修課程,但是"小參"式的指導並不能完全做到親授、親 傳。反觀傳統,在叢林教育中依師是非常重要的學習:"中國向來的僧教育大多是師徒相承,在叢林中完成的。隋唐以降的各宗派大師輩出,自是應歸功此一僧教育 制度之優良。"學院式教育固然能夠帶來僧團的壯大,但是批量化的教育能否培養出真正的精英或者說高僧?這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過就目前台灣僧伽教育的發展,以上問題似乎尚未明顯浮出水面,倒是學院教育中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急待解決,比如招生名額不滿。有資格招收佛學專業学士班的圓光佛教學院幾乎年年招生名額都有剩餘,因為許多高中在校生並不了解佛教,認為學這個專業不能夠經世致用,將來出路也會成問題,所以成為報考的冷門;而有一些需要學歷的出家眾,又無法接受4年全職學習才拿到學歷的培養過程,尤其是許多課程他們已經了解並學習過,而導致招不滿學生的尷尬局面,這已經成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再拓展到宏觀來說,目前台灣佛教界的學院教育都存在著資源過剩和重複建設的現象,因此亦有呼籲建立像韓國那樣統一的僧伽教育大學的聲音。台灣大學退休教授恆清法師就曾在僧伽教育研討會上和其他場合多次提出,與其建立許多的佛學院還招不滿學生,形成資源的浪費,阻礙佛教的發展,不如各大宗教團體的負責人聯合起來,建立統一的僧伽大學或者一致要求本僧團的僧眾經過四年佛教大學教育才可以受戒,這樣能夠既增加佛學院的招生人數,也能保證僧人的素養。但是這一建議目前在台灣的實現並不那麼容易,由於佛制從來沒有要求過將大學教育與戒牒相聯繫,很多出家眾並不會接受這個新規定,而且困難在於各 個佛教學院的教學思想、教材、課程設置差異甚大,對於團體自身而言,由於不同宗教團體各自有其事業規劃與人才需要,也很難聯合起來,因此目前還沒有一個良 好的突破口和解決辦法。
綜上所述,從總體上來看,台灣蓬勃發展的佛教團體為佛教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和空間,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有許多值得借鑑和學習的經驗。從長遠來說,台灣佛教團體如果想實現僧才培養與事業體發展的正向循環,能夠聯合起來辦統一的僧伽大學當然是一個不錯的思路,這樣可以避免資源的重複浪費,實現師資力量的強強聯手,只是在操作上難度較大。另外,不妨考慮在各自僧團或者學院的教育中進行精耕細作,即改革一下現行的教師制度,更好的照顧到叢林傳統的精髓,讓事業體中真正有修證的法師成為學僧的親授師,對於學僧的修行進行更加緊密的指點,培養出一批真正的精英僧才。
在台灣,由於佛教團體的勃興,從而產生了許多佛教團體興辦教育的現象,也引起了多方的關注,這種現象被稱為"佛教興學"。台灣佛教團體所辦教育 體中有綜合性大學,比如佛光大學、華梵大學等,這些大學都設有宗教系所,培養佛學研究人才,在佛教教育之外,其專業門類也十分廣泛,並且文理兼顧;還有專門的佛教學院,如圓光佛教學院。這些大學和學院具備完整意義上的現代大學的設置和課程安排,並不強調其宗教背景,可以看做是台灣的宗教性財團法人所創立的民辦或者私立大學,即以佛教的資源投入世間法的教育,以興學的渠道參與社會、深入人間。
除了高等教育外,台灣佛教興學還有多種形式,慈濟在2000年完成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完全化教育"設計,同時還開展廣泛的社區教育。中台禪寺也建立了中小學,並且推廣社會教育,這些教育機構和組織以佛法精神為指導,以廣泛的社會大眾為教育對象,都是佛教團體弘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情況的概述是就廣義而言的佛教教育,包括了佛教對社會的教育,然而真正意義上的佛教對僧團內部出家眾的教育,亦即僧伽教育,才是佛教教育的 根本。其培養目標是通常所說的"僧才",有別於佛教團體的興學和佛教研究系所的研究人才的培養,更有別於佛教的大眾化教育。因為僧人是住持正法的根本,缺 乏僧才就無法支持佛教團體的發展,其他形式的佛教教育也難以為繼。
就僧團教育而言,如何培養合格的僧才?是延續傳統的叢林教育,還是開展學院式的教育,又或者是兩者相結合?這已經成為了現代僧伽教育思索的方 向,也是兩岸佛教團體共同關心和關注的焦點。筆者在台灣訪學期間,通過對台灣幾大宗教團體負責人、相關工作人員的走訪和與學界專家座談,對於台灣僧伽教育發展的情況開展了廣泛深入的了解,並對其發展方向進行了反思。
一、 台灣僧伽教育的模式
目前台灣僧伽教育仍以佛學院的影響最為廣泛,但不同的僧團對於此方式做出了相應的改進和補充,還有些僧團依然保持著相對傳統的教育方式。歸納起來看,台灣當前僧伽教育的模式主要有如下三種:
(一)系統化的佛學院教育
台灣很多佛教團體都建立了佛學院來進行僧團的系統化教育,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福嚴佛學院、圓光佛學院、中台佛學院、香光尼眾佛學院、佛光山叢林 學院等。這些叫做佛學院的機構,有些是道場為了自身的僧團教育而組織成立的內部教育組織,有些是佛教教育界的有識之士為開展僧伽教育而專門成立的教育機構。與傳統意義上的叢林教育存在區別的是,這些佛學院設有固定的課程,根據僧團建立者或者導師的教育理念不同而有各自的規劃。
比如福嚴佛學院始於印順法師在台灣建立"福嚴精舍"之後,有許多法師追隨印順法師研習佛學義理,發展到1961年3月成立了"福嚴學舍",是當 時台灣唯一的男眾僧教育機構。依照印順法師在《論僧才之培養》一文中所說:"佛教的弘法人才,不單是對於佛教知識有所認識,因為弘法不是知識的灌輸。尤其 是身為宗師的出家眾,要想真正能夠攝受廣大信眾,給予佛教的真利益,除教知識外,必須要有高尚的德行和精勤的修持。"福嚴佛學院的辦學理念為"教導 佛法的正知正見、陶冶高尚的宗教情操、指導如法的修學方法、力行和合的僧團生活",在課程設置上最初按照印順法師的規劃,以經律論佛典研讀為主,其中僧伽 戒學的熏修成為教育的重點,還有禪修、任事能力、宗教情操和弘化技巧的培訓。起初分為初級部、高中部、研究部三級,後改為"大學四年,研究所三年",並從1993年起復歸為一所純粹的男眾佛學院,學員大都是來自各個道場的比丘。
與福嚴佛學院不同的是,中台佛學院是一所以中台禪寺僧團為培養對象的佛學院,並不對外招生,其課程體系的理念被稱為三環一體,即"教理、福德、 禪定"相結合。中台佛學院目前有男眾佛教學院和女眾佛教學院,都設有研究所和大學部,學院課程包括佛學和世學,佛學方面兼備戒定慧三學,世學部分有國學、 美術、資訊、外語、書法、武術等課程。除了上課之外,僧眾還有早晚靜坐、定期的禪修等行門功課。
此外最突出的例子是佛光山,在佛光大學、南華大學等綜合性大學之外,佛光山建立了叢林學院來進行專門的僧伽教育。佛光山叢林學院也就是佛光山系 統的佛學院,建立於1973年,其前身是壽山佛學院,起初的培養對象都是出家眾,但後來成為不附屬於寺院的獨立教育機構,教育對象也演變為兼顧僧俗二眾,並且不僅限於佛光山僧團。佛光山叢林學院其建構和組織系統都比較龐大,分為國際學部和專修學部,僅專修學部就包括佛光山男眾佛學院、佛光山女眾佛學院和香港、馬來西亞等地的佛學院,屬於大學教育級,佛光山叢林學院學制四年,學員完全按照鍾板作息,每日早晚課、出坡勞動、大寮輪值,作息和規範都是以出家眾的標準要求,並且注重學生的生活教育,從日常來進行僧格的養成,旨在培養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專業佛教人才。
這些佛學院,無論是只針對僧團內部開展教育還是對外進行招生,都已經具有了和以往的叢林中僧伽教育不同的現代化特徵,逐漸建立為系統化、學制化的教育模式。在台灣佛教界,很多僧人都會選擇進入這類佛學院來進行學習。
(二)學院化教育結合僧團教育
台灣的佛教院所"分別以兩種形態展開,其一是以僧伽教育為主的佛教教育,為隸屬內政部管理的小型佛學院;其二為向教育主管部門立案辦理的佛學思 想研究機構。"其一就是在第一種模式里談到的有系統課程安排和學制的佛學院,其二則是更加接近世俗大學的培養機構,學生既包括出家眾也包括在家眾,培養的人才更接近佛學研究人才。在此基礎上,台灣還出現了另一種僧伽教育模式,即學院化教育與僧團教育結合的模式。
以圓光山為例,圓光山僧團除了向"教育主管部門"立案成立的圓光佛教學院之外,還有僧團內部的僧伽大學,兩者一併構成了圓光山的僧教育體系。法 鼓山僧團的形成就來自於聖嚴法師成立的"三學研修院",最初以養成佛教青年人才為宗旨,在僧團成立並規模壯大之後,為了系統開展僧團的教育,於2001年正式成立了圓光山僧伽大學佛學院,並定位為隸屬圓光山三大教育中"大學院教育"的僧才養成機構。
圓光山僧伽大學有著明確的目標,就是培養合格的宗教師,即"為了培養足以代表漢傳佛教的精神內涵,並能夠為國際宗教、學術界奉獻心力的僧才",而建立的僧團教育機構,期許以重視宗教情操、宗教生活與宗教信仰之學風,培養出年輕一代的佛教棟梁人才[9]。目前有四年制佛學系和六年制禪學系,課程設 計兼具慧業、福業和德業,慧業包括解行雙修,福業是弘化和作務,德業則是身心和僧格的培養,招收35歲以下的佛教青年。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圓光山僧伽大學的第一年報名來學習者可以是對出家有興趣或者志願的在家眾,在入學一年之後,即需考慮是否正式剃度出家。出家之後,則可以繼續在僧伽大學修學,如果經過一 年的學習了解,決定不出家則自動退學。而出家者即成為僧團的一份子,在僧團里繼續接下來的三到五年的學習,參與僧團的早晚課誦、遵守僧團的共住規約。因此,圓光山僧團內部分為尚在僧伽大學學習和已經畢業的僧眾,而對外統一招生的圓光佛教學院裡的出家眾不一定是圓光山僧團的成員,他們可能來自台灣其他宗教 團體,錄取為圓光佛教學院的學生,除了出家眾的身份之外,他們在學業要求上與在家眾的學生一樣,也需要修滿學分和通過考試。
同時,圓光佛教學院在學術研究方面,儘量融合漢傳、南傳與藏傳佛教的精華,嘗試開創佛教研修的新典範,並重視梵、巴、藏之佛典語文的訓練,及加強英、日語之學習,培育佛典翻譯與研究人才。而在實踐修行方面,融合了僧伽大學的朝暮課誦、禪坐或定期共修為平常定課,以養成修行習慣,以醞釀研究與修行 並重的學風,以及學業與志業結合的發展。儘管佛教學院主要為研究機構,但也積極融入僧團教育之精華要素,以期從學術轉入實修與生命體證。
由此可見,圓光山在僧教育上存在兩個體系,圓光山並沒有因為有對外招生的圓光佛教學院,就廢棄了僧團內部教育體系的建立。這種兩者結合的模式,特別是與圓光佛教學院並行的僧伽大學的存在,一方面保證了僧團僧眾的來源,另一方面也為僧眾的培養建立了完善的學制。
(三)傳統叢林教育的現代延伸
雖然台灣存在數量眾多的佛學院和佛學研習機構,但也依然有許多的僧團目前並沒有採取佛學院的方式。這其中可為代表的是慈濟,慈濟作為全球最大的 慈善組織之一,一直以慈善團體形象面世,但是慈濟的創辦者證嚴上人作為出家人,也有自己的弟子和以她為核心的慈濟僧團,那麼慈濟的僧教育是如何開展的?這 在此前是被較少關注的部分。
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目前慈濟並沒有建立系統的、學院式的僧伽教育,而是以證嚴上人每日開示的方式來教育僧眾和義工。每日的早課之後,如果證嚴 上人在精舍,她就會為大眾開示,開示的時候僧眾坐在前面,俗眾坐在後面,秩序井然。證嚴上人的每日開示會有專人整理成文字,在半個小時之後就迅速共享至互聯網,並且會被定期整理成書,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卷出版。
此外,慈濟組織里非常突出的一點就是慈濟功德會作為慈善團體,與慈濟僧團在組織、財務各方面完全分開,僧團的經濟來源就是僧人自身的勞動所得。慈濟僧團有自己的蠟燭作坊等小型手工工廠,還有自己的菜地等田地,僧人通過勞動自給自足,這種類似農禪的方式與百丈懷海最初建立叢林的規矩十分類似,對傳 統的保持性十分明顯。
台灣許多僧團中在學的出家眾每日也有類似的出坡勞動並參與為僧團服務的工作要求,比如中台禪寺的僧人就被分成不同的組,包括寺務處、法務組、知客室、資訊中心、文教中心、環保組、衣缽室、交通組、庫房等等,寺內一切生產勞務都由出家眾親力親為,每日都需要勞作,真正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較大規模佛教團體之外,台灣還有不少小型寺院,這些寺院裡採取的方法就與傳統的叢林方式更為接近。雖然其中一些寺院也會讓自 己的弟子去報考佛學院,但是大部分小型寺院採用的還是傳統的師徒傳授的方式,通過師父的"語錄"、身教和日常生活教育進行僧伽培養,注重僧人個人的體悟, 而非像現代化學院那樣建立一些客觀化的考試標準。
在以上這三種模式里,我們可以看到台灣佛教僧伽教育的開展中,無論是採用哪種方式,都以適應僧團自身的發展為原則,以培養符合佛教弘法要求的宗教師為追求,並且在作息時間、課程安排、教育方式等方面從傳統叢林教育中吸取養分。
二、台灣僧伽教育的發展方向
(一)趨向學歷教育
台灣的僧伽教育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與時代的需要相適應,僧教育開始出現對學歷的需求。
目前,中國內地的佛學院都還不具備頒發教育部認可的學歷證書的資格。在台灣,最初由宗教團體創辦的單一宗教專業的學院同樣也只有教界內部的認 同,而不能頒發社會認可的學歷。隨著社會的發展,由於僧人更加廣泛的參與國際佛教學術交流和參與社會活動,需要一定的學歷證書,如果想進入大學教書,一紙文憑更是必要的條件。而有些信眾對於出家眾的學歷也存在著期待。基於如上幾個因素,台灣的僧伽教育出現走向學歷教育的趨勢。
台灣宗教團體創辦的單一宗教學院獲得頒發正式學歷資格,始於2004年3月,台灣通過修正"私立學校法"第九條,即:"私立大學校院或宗教法人 為培養神職人員及宗教人才,並授予宗教學位者,應依相關法規向教育部申請,經核准後,設立宗教研修學院。私立學校不得強迫學生參加任何宗教儀式。但宗教研 修學院不在此限。"圓光佛教學院於2006年依據本"法案"申請成立,成為第一家也是目前台灣唯一一家具正式學歷教育資格的單一宗教建立的佛學院,經過發展,圓光佛教學院現在已經可以頒發從學士到博士的文憑。
僧教育進入學歷教育的序列,則可以公開向社會招生,甚至可以向海外招生,更重要的是獲得"當局"同意在此類學校里可以有"行門"的課程,並且計算入學分,意味著佛教的實修功課進入了國家教育體制,對於佛教教育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在圓光佛教學院之後,台灣陸續也有其他佛教團體的佛學院提出申請,要設立成為能夠頒發文憑的佛教學院。目前,甚至慈濟也開始籌備靜思佛學院,並且要申請正式的學歷資格。可見學歷教育對於當前台灣的僧教育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代需要和趨勢。
(二)注重持續教育
台灣很多佛教團體認為,僧伽教育的實質是終身教育,重點部分在於理論學習之後的踐行,因此十分注重畢業之後的持續教育。
對於僧人來說,從佛教學院或者僧伽大學、叢林學院畢業,並不代表就已經成為一位佛教所認為的僧才。圓光山僧伽大學提出"本校培養僧才從三個方面 思考,即培養行政人才、教育人才與學術人才",這些並非簡單的學院裡的教育可以完成。而且結束學院學習,僧人也同樣面臨畢業出路的問題,回到僧團服務是最自然的選擇。
就圓光山的僧眾而言,畢業之後都要到僧團領執事,這些執事與過去叢林裡的八大執事並不完全相同,具有時代的特點,除了傳統的知客、維那,還有宣傳、財務等職位,出家眾也需要每日上班。而且因為吃、住都在山上,他們不像在家眾一樣有專門的休息日和薪水,只有很少的零用錢。更重要的是到哪裡執事並不 能由個人來選擇,而是由僧團安排,在領受執事之後,還需要邊學邊做,以求"借事練心",在僧團的共住生活、和合共修中,在與社會接觸、處理各種工作事務的 過程中來繼續自己的修行。這些正符合聖嚴法師所說的:"為了開發佛教事業,也首先要培養人才。以人才推動事業,以事業受容人才、安置人才。"畢業後的僧眾們還可以根據需要回到僧伽大學進行進階學習和專修學習,因此,可以將其看做是一種持續不斷的終身教育過程。
其他的佛教團體的做法也非常類似,如佛光山僧眾的培養目標是:"為造就佛教專門人才,以從事佛教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住持佛教、宣揚佛法,達到人心淨化,社會之安和利樂。"佛光山為其僧眾準備了各個事業體內的工作機會,讓僧眾通過文化、慈善等事業的參與來進行弘法。而中台禪寺的佛法 五化運動——"佛法學術化、佛法教育化、佛法藝術化、佛法科學化、佛法生活化",將佛法融入生活,也是在提倡佛法教育是一種終身的生命教育。中台佛學院的 學僧結業之後,有些在中台山各分院精舍住持、常住執事,有些成為佛教學院的教授法師、執事人員,乃至在各大專院校、公私立機關團體擔任指導工作,這些也是 在開展弘法事業,體現菩薩行精神。
三、當前存在的問題
以上這些多種形式並且持續不斷的僧伽教育,為台灣佛教培養了人才,促進了當地佛教的繁榮發展,非常值得內地教界學習和借鑑。但是台灣目前的僧伽教育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探討和反思。
首要的是老師是否等於導師?不管如何提倡"學修一體化",或者叢林與學院的結合,系統化、標準化的學院式教育,教師與學僧之間只是普通的老師與 學生的關係,而在僧團內部,為了避免出現派系之分,很多僧團並沒有為出家眾指定專門的親授師,缺乏過去師徒傳授的緊密的心靈結合與指導。但是在僧眾的教 育、佛法的教育中,很大程度上非常個性化,需要解決個人心靈成長和覺悟的問題,雖然亦會有共同的禪修課程,但是"小參"式的指導並不能完全做到親授、親 傳。反觀傳統,在叢林教育中依師是非常重要的學習:"中國向來的僧教育大多是師徒相承,在叢林中完成的。隋唐以降的各宗派大師輩出,自是應歸功此一僧教育 制度之優良。"學院式教育固然能夠帶來僧團的壯大,但是批量化的教育能否培養出真正的精英或者說高僧?這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過就目前台灣僧伽教育的發展,以上問題似乎尚未明顯浮出水面,倒是學院教育中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急待解決,比如招生名額不滿。有資格招收佛學專業学士班的圓光佛教學院幾乎年年招生名額都有剩餘,因為許多高中在校生並不了解佛教,認為學這個專業不能夠經世致用,將來出路也會成問題,所以成為報考的冷門;而有一些需要學歷的出家眾,又無法接受4年全職學習才拿到學歷的培養過程,尤其是許多課程他們已經了解並學習過,而導致招不滿學生的尷尬局面,這已經成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再拓展到宏觀來說,目前台灣佛教界的學院教育都存在著資源過剩和重複建設的現象,因此亦有呼籲建立像韓國那樣統一的僧伽教育大學的聲音。台灣大學退休教授恆清法師就曾在僧伽教育研討會上和其他場合多次提出,與其建立許多的佛學院還招不滿學生,形成資源的浪費,阻礙佛教的發展,不如各大宗教團體的負責人聯合起來,建立統一的僧伽大學或者一致要求本僧團的僧眾經過四年佛教大學教育才可以受戒,這樣能夠既增加佛學院的招生人數,也能保證僧人的素養。但是這一建議目前在台灣的實現並不那麼容易,由於佛制從來沒有要求過將大學教育與戒牒相聯繫,很多出家眾並不會接受這個新規定,而且困難在於各 個佛教學院的教學思想、教材、課程設置差異甚大,對於團體自身而言,由於不同宗教團體各自有其事業規劃與人才需要,也很難聯合起來,因此目前還沒有一個良 好的突破口和解決辦法。
綜上所述,從總體上來看,台灣蓬勃發展的佛教團體為佛教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和空間,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有許多值得借鑑和學習的經驗。從長遠來說,台灣佛教團體如果想實現僧才培養與事業體發展的正向循環,能夠聯合起來辦統一的僧伽大學當然是一個不錯的思路,這樣可以避免資源的重複浪費,實現師資力量的強強聯手,只是在操作上難度較大。另外,不妨考慮在各自僧團或者學院的教育中進行精耕細作,即改革一下現行的教師制度,更好的照顧到叢林傳統的精髓,讓事業體中真正有修證的法師成為學僧的親授師,對於學僧的修行進行更加緊密的指點,培養出一批真正的精英僧才。